|
广大市民朋友:
目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多发态势,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减少公众交叉感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也是最简便、最实用的防控措施。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桥东区文明办特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共同参与“全民戴”。正确佩戴口罩是阻断病毒传播最基本、最有效、最实用的手段,倡导在桥东区全域内工作、生活、学习、出差、旅行的市民朋友参与“全民戴口罩” 行动,养成随时佩戴口罩良好习惯,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二、从业人员“务必戴”。以下重点岗位、单位从业人员务必做到“应戴尽戴”:
1.从事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
2.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
3.进口冷链食品、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加工、贮存、装卸、运输、经营、销售等岗位从业人员;
4.邮政快递外卖行业装卸、分拣、运输、配送等岗位从业人员;
5.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校园室内场所的师生员工;
6.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场所、酒店旅馆、交通场站(车辆)、文体场馆(场所)、娱乐(休闲)场所、办事大厅以及其他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单位)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从业人员及个体经营者;
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佩戴口罩的重点职业人群和相关岗位人员等,在工作期间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三、重点场所“全程戴”。市民进入以下场所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凡进必戴”,且须严格落实一米线、扫码、测温等其他防疫要求:
1.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候诊室、病房;疫苗接种点、核酸检测点等场所;
2.商场、超市、门店、农贸(集贸)市场、宾馆饭店、文体场馆、娱乐(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场所;
3.政务大厅、服务窗口、机关单位以及其他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处于相关场所(单位)的公共空间;
4.火车、长途汽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出租车、网约车;
5.冷冻肉品、海鲜产品等加工、销售、储存、运输场所;
6.厢式电梯、排队等候区域;
7.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校门口等室外场所;
8.各类会议、培训、考试等封闭活动场所;
9.红白事等聚集性活动场所;
10.其他应当佩戴口罩的公共场所。
四、掌握要领“规范戴”。口罩的规范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所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请牢记正确佩戴口罩要领:
1.洁双手。日常注意手卫生,佩戴和摘下口罩时,要洗手,并将口罩弃置于垃圾桶内。
2.辨正反。戴口罩前,请将口罩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如口罩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
3.严密合。戴口罩时,用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并快速吸气,检查空气是否有从口罩边缘包括鼻梁处泄露,再调整鼻夹。
4.防飞溅。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可适时更换;如果不习惯,可摘下口罩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5.护幼儿。帮小朋友整理口罩时,要做好手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碰孩子的口罩、脸或者头部。
6.巧更换。口罩佩戴使用中,如果发现口罩明显潮湿或脏污时,建议立即更换新口罩,以免影响防护效果。
此外,还请牢记: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跨区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五、党员干部“带头戴”。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防护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劝导不戴口罩、纠正不规范佩戴口罩的行为,争当自觉佩戴口罩的“践行者”“宣传者”“监督者”,带动身边亲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强化群众防护意识,共同提升防控能力。
六、正确处置废弃口罩。居民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使用后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在正确处理丢弃口罩后,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双手;单位及公共场所对垃圾桶做好消毒处置。
疫情终将过去,繁花必将如常!广大市民朋友们,病毒狡猾,不可侥幸;戴上口罩,你我安心。让我们行动起来,“罩”顾好自己,“罩”顾好家人,全民养成科学佩戴口罩的文明好习惯,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众志成城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巩固全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共同守护健康平安桥东!
您,认真佩戴口罩的样子,真美!
桥东区文明办
2022年4月30日